r />
趁着人还没带到,方纵拿着情报部扬州站提供的情报,先行对抓获的盐枭进行了一通审理。除了徐宝山以外,其余的大小头目在刺刀和枪口的威逼下,很是配合,竹筒倒豆子的交代了一切。拿到口供和供状。方纵忙不迭的敬了个礼,凑上去低声报告道。胡瑞之前早就三令五申,关于安徽军情报部的一切都属于严格保密的范畴!这是一条隐蔽的情报渠道,绝对不允许暴露!
“哼,好不容易得来的情报,当然不能浪费!咱们请的贵客就快到了,等一会咱们就好好的用用这帮家伙。唱一出大戏!请功的事情先压着,关于情报部的一切现在都需要保密!”
胡瑞冷冷的扫了一眼挣扎着不肯下跪,破口大骂的徐宝山,淡淡的回答道。不过说起为情报部请功的事情,虽然因为保密的需要,只能否决了。胡瑞的嘴角还是不经意间挂上了一丝温和的微笑,接着大檐帽的掩护,偷偷地打量着身边银子飒爽、昂首挺胸,满脸傲娇的燕女侠,笑容越发的温暖起来。
“我看上的女人。当然是最棒的!”
某人心里得瑟的说道,嘴角的那一抹笑容分明是在说:“这是必然的!”对于胡大帅来说,夸奖燕女侠不就是在夸奖他吗!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再来看看扬州城内大大小小的盐枭们。
扬州百姓对于革命党的认识很模糊,街头巷尾一直都在盛传革命党就是革命党就是以反清复明为宗旨的洪帮。白盔白甲就是为崇祯皇帝戴孝,谓革命就是“全民合(扬州方言读合如‘革’)一条命”。再加上同盟会组织的历次起义中,革命党人悍不畏死的表现,使得革命党多多少少的被神化了。鸦片战争以后,由于开埠通商,海运和铁路运输逐渐取代内河航运,使得靠运河漕运和盐业而兴盛繁华的扬州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辛亥之前,扬州几乎成了政治上的真空地带,这里不仅革命力量薄弱,清政府的统治力量也相当脆弱。武昌起义之后,清朝政府的地方统治机器更是运转失灵。多方原因综合之下,使得草根出身、大字不识一个的孙天生,得以狐假虎威的轻易夺取了扬州。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