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诚实!按照我的规划未来的江南制造局将会负责我军现役的德式sfh18型150毫米榴弹炮、lefh18型105毫米榴弹炮的炮管和配套弹药的生产!除此以外,在未来的三年内江南制造局将要至少具备建造、维修四千吨级轻巡洋舰和万吨级商船的能力!至于重炮的生产线,我打算放在芜湖!”
胡瑞暗自点头,合群德国佬的也算是实诚,并没有因为促成买卖而夸大其词。说的这些情况都是平行历史上,实际存在的!
自从洋务运动失败后,满清朝廷就对国内造船业失去了信心。清末重建海军时期,几乎所有的舰艇都是从欧洲和日本订购。多年下来,江南制造局造船的能力基本上是荒废了,一直依靠生产步枪等陆军武器勉励维持。一战时期中国民族工业也岑有过一个短暂的繁荣,江南制造局也在这一时期为刚刚参加欧战的美国建造了四艘万吨级货船。这是清末以来中国最大吨位的船舶出口,下水之时民国第一位海军上将刘冠雄更是亲自到场!但是随后情况便急转直下,随着欧战的结束。大量的过剩物资被倾销到中国。刚刚萌芽的中国民族工业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江南制造局也是在这个时候彻底的衰败下去。大量的造船人才和熟练技工开始慢慢的流失。到了民国南京政府时期,只能建造和维修一千吨以下的内河炮舰。火炮、汽轮机等一系列关键部件都需要从国外进口,可以说基本上丧失了造船的能力(历史上南京政府时期,江南制造局建造的吨位最大的舰艇是1500吨级的‘轻巡洋舰’逸仙舰,除舰体外,包括武备和汽轮机等关键部件全部依赖进口。实际上相当于依靠国外采购的部件在国内进行组装。)。
“将军阁下,若要达到您的标准,整个江南制造局必须进行相应的扩建和整修!此外还需要大量的顾问和熟练技工。帮助培训出足够的技术工人。如果您愿意的话,我谨代表库斯塔夫先生表示,克虏伯以及德国政府方面非常愿意提供相应的帮助。”
和身边的几位幕僚耳语一番后,古比罗夫清了清嗓子,正色道。
“嗯哼,不然我们又怎么会坐在这里?”
胡瑞无所谓的耸了耸肩,笑着打趣道。心底忍不住一阵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