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对邵勇能够让步,邵普相当满意。送邵勇出门的路上,邵普问起冬季征兵工作。因为穷,南大洋青年好多营养不良,很难过体检关。即使身体合格,也不爱当兵。因为部队的津贴,每月只有5块钱。退役后,家里穷,娶不上媳妇,不如留下来帮衬家里。
结果就是,南大洋年年征兵,适龄青年岁岁上站。可从建国到现在,走的兵加起来,还赶上大村屯一年走的。正因为年年如此,村班子对这项工作,也并不那么看重,完全采取顺其自然的态度。
“今年的状况要好些,马道明铁心要当兵,我估摸十成有九成把握。”
邵普看邵勇表情认真,口气坚定,脸上的皱纹渐渐舒展,如同一朵绽放的秋菊花。他紧紧抓住邵勇的手,使劲握了握。
“真是太好啦!太好啦!老十三,你知道这是啥吗?”
见邵勇愣愣地看着自己,邵普使劲摇了摇邵勇的手臂。
“这意味着,你填补了六哥上任以来的空白,创造了历史!”
能让六哥高兴,邵勇也非常高兴。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他当这个民兵连长,也得益于六哥力挺。民兵连长不同于其他大队干部,一般都是由退伍兵担任,这已经成了不成文的规矩。可南大洋历史上当过兵的少之又少,又有些退役后留在了外面,回来的几个都不成丁。邵普看不上。
邵勇当连长,算是捡漏,但不论邵普和邵勇,都顶着巨大的压力。压力有时看得见,有时看不见。看不见的往往才更可怕。邵勇知道,只有干出成绩,才能将这些看得见,看不见的压力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