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淇回家的时候没有提前告诉家里,想着找个报亭打电话太麻烦,只不过也就是二十分钟的车程,她打了个出租就到了村口。
空气中有一股还没散干净的硫磺味,从村门口走到二巷子里,满地都是鞭炮花纸。
谁结婚了?
不,不对,没有接亲的气球拱门啊?
直到看见自己家门口散的鞭炮花纸堆成山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哦,这是给她放的炮啊。
也是了。
彭村儿的习惯,家里有新人领证、有孩子考上大学、90岁高寿喜丧都要放鞭炮。
作为体育生,拿了个世界冠军,她这要是放在古代就是考上进士、小登科了。
村子中央的大黑板上贴着的一张大红纸,上面用娟秀的毛笔字写着——【祝贺彭村288号住户,朱淇荣获世冠杯女单冠军】。
这一看就是村委会主席的手笔。
舅舅家还住着60年代的砖瓦房,是朱淇外婆留下来的。
这些年朱淇打比赛的奖金,舅舅、舅妈一直舍不得花,朱淇想了想存着也行,等通货膨胀之前买房子。
但生活质量肯定不能太低。
该配备的电视机、空调、烧油摩托车、电话座机……一应俱全。比村委会还全乎,夏天家里也都是为了蹭空调而来的左邻右舍。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