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反观中洲虽是在悬空山一战死伤惨重,可那皆是万法楼之人。
也是修行之人。
中洲万民却是从未有过任何损失,也就是万法献祭千万的时候,损失了一座城池。
但这点损失对比整个中洲百亿之人又算什么?
因而沈楠便决定迁都中都,以此来统辖整个天下,同时也是为了王阳明、商鞅的心境修行做准备,无论是心学的教化,还是法家的法术势,这一切固然是离不开王朝的强盛,但更不离开足够煊赫的人口,以中州百亿人口的资源。
足够让两人将自身心境修为推到一个极致。
因而虽只是三年时间。
但无论是心学,还是大奉律法皆已推广至整个中洲,甚至在诸多城池之中也修建出了一座座心学的学堂,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亦是成为儒家必读典籍。
三年之中,不知有多少儒家之人为心学经典注释,亦是不知有多少人想要跟王阳明论道,想要以此掀起儒家学问之争,可最终皆是一个个成为王阳明身侧的一个弟子。
心学圣人。
这四个字绝非寻常。
以中洲万法楼这种道家昌盛的地界,根本养不出一尊真正的儒家圣人。
王阳明的心学圣人也非是寻常人能够碰瓷的。
这般传道天下之后。
不过三年时间,王阳明的修为已是达到十五境巅峰的层次,甚至距离十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