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的职业棋坛上了。你知道吗,进藤,我们小时候在道场里都是怎么练习的?死活题没日没夜地做,每周都有检查,除了老师布置的部分之外,还必须自己额外增加手筋的练习。那个时候很流行你们日本棋院出的手筋辞典,我们道场里几乎人手一本,我8岁的时候,来回刷过4遍,每天晚上都要学到10点之后。因为我不是永夏那样的绝顶天才,想要在人人都很努力的情况下成功定段,在付出上就必须得不输给任何人才行!”
\n
“我的老师朴石俊九段,你听说过吗?年轻的时候他曾经有一段时间状态低迷,陷入了瓶颈,甚至掉出了几大头衔循环圈。恰逢到了服兵役的年纪,就暂时隐退,去了部队。然而,他走的时候,从书店里买来了韩国出版过的所有死活题、手筋书以及中日两国1990年以前的棋谱,装了满满五箱子,一起带去了军营。兵役结束复出之时,他已经将这些书全部都看过三遍了。”
\n
“全部?!”进藤光咋舌不已。
\n
“是的,全部!”洪秀英骄傲地点了点头,“老师他真的是非常刻苦的人。时常对我说,围棋的技巧,很多时候是常看常新的,即使千百年前的对局,也能给千百年后的世人带来新的领悟。所以在他遇见瓶颈的时候,就选择了这个最笨的办法。”
\n
进藤光一怔:“最笨的办法……”
\n
“没错。因为最笨的办法,同样也是唯一一个一定会有回报的办法啊。不是说努力了就一定能够跨越瓶颈——因为天花板这种东西,有的时候终其一生也无法跨越——不过,积累和经验这种东西却是实打实的,只要认真打过的谱、做过的死活,一定会留在大脑之中,成为未来的养分。虽然说量变不一定会积累成为质变,不过,没有量变的时候,又怎么可能有质变呢?”
\n
“量变与质变……吗。”
\n
洪秀英忽然有些不好意思起来:“其实…其实这个是我老师的好友,中国的华松力九段说的。我的老师总是对我说的话,则是这样的:不要想着寻找什么捷径,捷径是留给有机缘的人的,期待那种东西,根本没有用途。就这样笔直地朝着一个方向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