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但对于富家子弟来说这条规则完全无用,他们得到的太轻易,于是只能去追求更多的快乐。
\n
佛鸣二十几岁时有那么一段行差踏错的日子,最终挽回他的不是他的自制力,而是他在不断追求快乐中,逐渐感到空虚。
\n
那时他才慢慢将注意力转到家族睡前故事的研究上来,几经辛苦考证出某个故事中的人物,似乎真实存在时,从心中涌现出的满足感和快乐,居然远胜过去任何一次肆意吃喝,哪怕现在回忆起来,也能给他带来平和的快乐。
\n
其实没人在意这些故事,对他失望的父亲乃至任何长辈,都不会夸奖他的成果。他的小小成就无法改变这个世界分毫,但真正的快乐,好像也不需要在意和夸奖。
\n
不如说,正因为没有得到在意和夸奖,他更能感觉出,研究带来的快乐,与之前满足欲望而带来的快乐,是哪里不同。
\n
于此,他再也不能返回过往那样的日子。
\n
离开了家,在走私小径上,吃住安全都得不到保证,佛鸣又不是喜欢冒险的人,每次挨饿受渴,卷入帮派斗争,又或者在路上遇到魔物,挨打受伤,他都后悔地想要回家。
\n
但去往那些无人之处,亲手触摸到无人知晓的历史残留的痕迹,他又义无反顾踏上去往下一个城市的路。
\n
什么时候可以停下来?
\n
永远都不用停下来。
\n
“生理上来说,是短线满足制造的多巴胺,与长线满足制造的内啡肽不一样,”内心的声音开始讲一些不像佛鸣能说出的话,“从心理学来说,是你的精神已经上升到更高的层次,所以某种程度上,你可以无视低一层的需求。”
\n
但精神的层次也可以跌落,人不断地向前或向上,最终做到的,可能只是停留在原本的位置。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