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而康家人那边,也把一切都推到了过世的王老太太头上,坚称当年是王老太太一定要把女儿送进慎戒司,康王氏与其相公夫妻关系本就不睦,因而康海丰也就顺手推舟同意了王老太太,出文书把妻子送进了慎戒司。
\n
看来三家早就通好气,以为把一切推倒死人头上就万事大吉,但越是遮掩就越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包大人相信,康王氏这桩案子背后一定有更大的隐情。既然盛家这边滴水不漏,那就从王家和康家查起。
\n
包大人打起十二万分精神,全力投入到调查康家的案子中去。根据受害人家属的供词,多年以来,康家表面光鲜,内里却一直藏污纳垢,康海丰年轻时贪花好色,不仅淫遍家中妇人,而且年年都要往家里添些姬妾,而康王氏心胸狭隘,自私善妒,容不下小妾,经常找茬寻衅,羞辱折磨家中姬妾和庶子庶女。而这些受害的姬妾和庶子庶女们,或许就是关键的人证。
\n
但找他们出来作证,又谈何容易,他们纵使从前在康家受再多委屈,也始终是康家的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们很可能为了自身现在的利益,拒绝替那枉死的小妾作证。
\n
即使明知困难重重,该做的事还是要去做。包大人命手下根据康家的家谱和受害人的状纸,一一寻找了能证明当年案件真相的证人,果不其然,不是碰钉子就是吃闭门羹。
\n
康家活下来的庶子庶女们基本都已成家立业,靠分得的一点产业或者嫁妆过着小日子,有孝心者,甚至把生母接过来同住,这些小妾们年轻时吃足了苦头,老了老了,却过上了含饴弄孙、颐养天年的日子,生活虽不富裕却有盼头,倒也和乐。
\n
而一旦康家获罪,罪累五代,便会牵连儿孙不得入仕,因此为了儿孙,康家那些当初备受欺凌的姬妾和庶子庶女们必然不会替一个不太熟悉的庶母作证——这也是康家人早就预料到的。
\n
但凡是总有例外,只有一个庶女,至今没有子嗣,她就是康家第十五个女儿。
\n
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