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人物为代表的工人阶级大公无私的形象。这在中国电影史上也是第一次。它对于以后新中国电影银幕上塑造的工农兵形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n
同时,影片在风格上质朴自然,极少雕饰,显示了具有纪实风格的叙事魅力。胸年月,日桥在东北首映,受到媒体和观众的热烈赞扬,随后即发行至全国各解放了的地区,对刚刚成为国家主人的中国人民产生了巨大的鼓舞作用。许多地区和工人组织向长影厂和摄制组赠送了锦旗,一些地区还组织了游行庆祝。周恩来总理看过影片之后热情地与主创人员握手致谢“感谢你们。我们有了自己的电影。中国工人阶级登上银幕了。”
\n
新中国的第一部故事片是以中国的电影工作者为主摄制的。但同时,由于新中国的电影事业还属于初创时期,在影片的拍摄中也有一些留用的日本友好人士担任了如美工等方面的技术工作。
\n
本片导演王滨是新中国电影开创看中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早年积极参加进步戏剧活动,刃年代进入电影业,自编自导了具有鲜明思想性的影片海葬。抗日战争爆发后来到延安任鲁迅艺术学院实验话剧团许团长,组织并参加了大型歌剧名作白毛女的创作。呐年任东北电影制片厂导演,继新中国电影的开山之作桥之后,与水华联合导演了另一部中国电影的经典影片白毛女。该片获得卡洛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特别荣誉奖及文化部优秀影片一等奖。
\n
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是,妈年拍摄于上海的戏曲片生死恨,由华艺影片公司出品,费穆导演。主演梅兰芳,著名摄影师黄绍芬为摄影指导,李生伟任摄影师。影片以京剧大师梅兰芳主演的同名舞台剧为蓝本,对原剧进行了删减,用旧毫米彩色胶片摄制,然后翻制为巫毫米。虽然由于经验不足,以至影片的彩色不够理想,但毕竟是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此后,中国大陆再无拍摄彩色片的纪录。
\n
直至,啊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推出了由桑弧导演,黄绍芬摄影的彩色戏曲片粱山伯与祝英台袁雪芬、范瑞娟主演,它不但是新中国拍摄的第一部舞台戏曲片,也是新中国拍摄的第一部彩色电影。影片保留了越剧艺术唱腔优美的特点,同时,发挥了彩色电影的优势,摄影和美术处理追求中国艺术独特的意境。影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