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木盒子。再打开小盒子一看,乃是一块硕大的玉石,这色泽、这模样,一瞧便知是价值连城。
闵氏道,“这是先前太后赏下的,臣妾平日也无用处,想来这一件,便能抵得上许多白银来了。”
周筠生心下琢磨着,这献粮在先,若是再献宝换银,怕是不妥,便道,“你倒是想得开,也愿将这宝物捐了出来。只不过,前次咱们是绕过了朝廷捐的。这次必然得先透进宫里头,待得皇上点了头,才好。”
说话间,又有人来禀,说是宫里的薛公公来了。闵氏将案上的东西收拾了一通,便先与阿平退到了内殿。
薛巾一到,只拱手道,“王爷,别来无恙?”
周筠生笑笑,“我这美人在侧,就差酒池肉林了,可是比京师里头要逍遥快活。”
薛巾扯了嘴角笑道,“王爷过得好,杂家也才觉得心安,这回头同禀了太后,想来她老人家也是高兴的。”
底下人搬来了小椅,薛巾往上一坐,便道,“王爷也晓得,奴才这无事不登三宝殿,既是来了,自然是带了皇上的口谕来的。”
听到此处,周筠生方才起了身,跪地接旨道,“臣周筠生接旨。”
薛巾也不客气,先吃了口水,歇了口气,方才起身道,“皇上说了,就问你河阳王一句话。这东山的存粮都赈了灾,是河阳王自个的意思,还是别人的意思。”
“臣回禀皇上,这是微臣自个的意思,想着断不能看皇上为难,倒不如这苦头由小王来吃。”周筠生一字字回道。
薛巾又道,“皇上还问了,你是否想借着此事,重回京师?”
“微臣绝无此意,臣也不过是大钺的子民,皇上的臣民,自该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周筠生仍不卑不亢回着。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