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郁颜色随着光线起伏荡漾,仿佛是千百年依旧鲜活的血液。
\n
仅仅是这个成色卖相,便是绝佳的宝贝;更不必说玉蝉本身的含义。道教中将凡人成仙羽化比拟为野蝉蜕壳,而这天生天成亿万年不腐不坏的玉石蝉蜕,无疑便是道长即将抛弃腐坏的肉身飞升上界的预兆。
\n
这样清雅脱俗又寓意深刻的嘉礼,其中又寄托了清流对主上修仙了道的殷殷期盼。如此贴心贴肠,怎么能不受道长的喜爱?某种意义上,这枚玉蝉甚至可以视为清流与皇帝之间的政治契物,许阁老以此向真君郑重保证,自己每日讲究的圣人礼法与清高自许都只是立人设的工具,绝不会读孔孟读昏了头杯葛圣上修仙大业;而皇帝亦投桃报李,时时刻刻在重臣面前把玩玉蝉,上下摩弄爱不释手,展露对清流的善意。
\n
近年以来,圣上更听闻方士秘术,常常在打坐中口衔玉石,生津取静强固筋骨。许阁老也投其所好,打算让下属寻觅一片用青玉制成的树叶献上,也算是与先前的玉蝉彼此搭配的好物。
\n
若真如天书所说,玉蝉乃是中山靖王的随葬品;那别的也就罢了,恐怕这口衔玉石的方术,就实在……
\n
许阁老不动声色的翻过了一页,打算让手下去细查一查这玉蝉的来历。要是实在有些尴尬,掩饰了也就是了。全天下的古董有多少不是从墓里来的呢?只要不嚷嚷得太过,陛下也不会留心的。
\n
……最多以后不要进嘴嘛,这又算什么大事?
\n
他再翻了一页:
\n
【当然,贴身宝贝归贴身宝贝,具体贴的是那个身就不好说了。中山靖王其实并不喜欢玉石,随葬于棺中的玉器应该是入殓时的礼器。汉代有以金玉堵塞死者七窍的风俗,但大多用的只是细小的碎金碎玉,怎么会用这种足有猕猴桃大小的玉蝉呢?
\n
这就不得不提到中山靖王的特殊爱好了——从主墓室中发掘出的青铜大唧唧来看(没错,是从本人墓室发掘的,所以与妻妾什么都没有关系!),中山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