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世子:?!!!
\n
——诶不是,老子啥时候对倭寇心慈手软了?
\n
世子还想争辩一二,但皇帝已经闭上了眼睛。他悻悻然忍耐片刻,还是只能忍气吞声,行礼告退了事。
\n
·
\n
皇帝的嘱托果然不是无的放矢。正月初五,内阁再被急召入宫,见到了锦衣卫探测到的第二份情报。相比于先前含糊不清的消息,第二份情报要准确明白得多,详尽的指出了沿海倭寇集结的地点与时间,并由此推断出了入侵可能的地点——相较于往常时时袭扰的江、浙,这一次倭寇的目的相当偏北,几乎已经深入山东境内,接近于青岛的方位。山东的官吏对防备倭寇经验甚少,所以对敌的形势亦格外微妙而危险,不能不依赖于中枢的指导。
\n
中枢的指导当然非常简单。皇帝这么多天见招拆招杀伐果断四处出击,只要稍有常识的重臣都能够看出上面的心意,绝不会在这种政治正确的大事上添堵。所以内阁会议毫无迟疑,立刻就通过了出兵剿匪痛打的决议,非得好好泄一泄皇帝从年前以来积蓄的邪火不可。
\n
至于派谁领兵,人选亦是理所应当,不做他想。御前开会的当然都知道宫中的形势,晓得飞玄真君急召戚元靖入京,十几日内在西苑见面了三次,除夕晚上亲自赏赐年节佳物,宠幸莫可比拟。这样青云直上恩遇优渥的皇帝自己人,下面的怎么会没有眼色白白阻止?所以参与会议的重臣异口同声,都举荐戚元靖统领抗倭的大计。
\n
有了大家的众口一词,就显得皇帝陛下虚怀若谷,兵戈大事慎之又慎,并非一人独断专行。真君欣然接受了这个举荐,派李再芳去传来了戚元靖,到御前接受命令。
\n
不得不说,只要聪明的智商再次占领高地,飞玄真君的表现还是很有人样的。在戚元靖这种懵懂无知的微末武将面前,真君一改往日阴阳怪气不说人话,以非常和煦的态度殷殷垂问过年的景况,还亲自呼唤他的名字,格外亲切:
\n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