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的笔墨等物去了建州做生意。”
\n
这段时间桑榆一直在找线索,她始终觉得江家之死不是简单之事,江家为人亲善,是江南有名的大善人,于生意之道亦是如此,因为其专心研究文房四宝,在笔墨纸砚上颇有门道。
\n
可是这只是相对而言,在江南的地界上,笔墨纸砚只能算是小头,盖是因为读书人并不多,读书又费钱,一般人家承受不起,而真正的大户人家也不看上他的小打小闹。
\n
在这里真正的大头是粮、铁、盐等物,尤其是粮食和盐,这些东西乃是江南称霸一方经济的金字招牌。
\n
即使有人为钱杀人,他们也不会逮着一个不不上不下的商人,左右都是搏命,为何不选一个大的呢,而且当时江郎君还请了不少家丁护院保护妻女,这也是泾县人尽皆知之事。
\n
所以凶手一定是带着目的而来的?
\n
同行相争?不会,那年江家生意并不好,只能勉强维持店铺。
\n
为情杀人?不会,芙娘子很少出门,江郎君也从不拈花惹草,加上江南多美人,这也不合理。
\n
那就是打击报复,可是和为了财杀人一样,江家乃是儒商,不会轻易得罪人,这也说不通。
\n
算下来,只剩一种推论,那就是江家在不知情的状况下,被“贼”惦记上了,或者说,他们无意中参与了一件大事。
\n
一直到洪水来之前,桑榆始终没有找到原因,崔叙派去各地打探消息的差役许久未回,传回来的也不过是一些细碎小事,比如说找到了江家的旧物之类的,可是这些东西大多被典当、转手,很难找出一开始的所有者。
\n
洪水爆发那日,桑榆和俪娘等人在湖边听书,桑蓁无意中说出当年江郎君去了建州,而建州又发生了暴乱之事,她这才惊觉到原来冥冥中,线索已经掌握在了她的手中。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