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的宣州司马。
\n
第五百零四章:时机
\n
自古民不与官斗,更何况是最下等的商人,若是不能平息宣州司马的怒火,只怕朱家老小全都要去大牢里团聚了。
\n
在被所有“好友”拒绝帮助后,走投无路之下,是江郎君不计前嫌,四处替他托关系,说好话,才在关键的时候挽回了朱家的清白,
\n
从那以后,朱大善人就视江郎君为兄长好友,江郎君也与他相交甚欢。
\n
建州暴乱那年,朱大善人并不在建州,他是得了江郎君在建州遇到危险的消息后,连夜赶去救人的,不想他还没发力,江郎君已经脱险了。
\n
于是两人结伴回到了宣州,因为新年外出的缘故,朱大善人便没有将江郎君送回家,在宣城便分别了,也正因为如此,他逃过一劫。
\n
江家遇难后,他不惜举家迁往泾县,就是为了守住江家的坟冢,也为了暗中调查当年之事。
\n
他一改往日的性子,全身心地投入到花天酒地中,迷惑住了所有人,可是生意却做的越来越大,倒有几分好人得好报的意思。
\n
可是为什么同样是好人的江郎君却惨遭不测了呢?在无数个辗转反侧的夜里,朱大善人如是想着。
\n
桑榆找到自己的时候,他知道机会来了,他要站在所有的泾县百姓面前,将当年的那件事说出来,以告慰江郎君的在天之灵。
\n
“某后悔啊。”朱大善人的眼中泛起水光,身子颤抖了几分,朱文见状小心翼翼地扶着他的手腕,“若是当年某再细心些,或者再留江贤弟几晚,也许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n
“朱伯父无需自责,”桑榆眨了眨朦胧的双眼,“该死的是为了一己私利而不顾百姓死活之人!”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