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掌控,都以为是南王在暗中操控。
\n
“若不是咱们身在其中,知晓南王寸步难行,恐怕也会信了。”窦玉成说到这里都有点忍不住同情南王了,“这儿子生的还不如一块儿胡饼,好歹还能填个肚子。”
\n
不过南王世子怎么变的聪明了起来,知道拿自己阿耶做幌子了??不仅是窦玉成,连百里谦也是这般想的,“恐怕是他身后的谢先生出的主意,他倒是个聪明的。”
\n
只要这样的留言传出去,南王世子“被逼无奈”,就算是事情败了还有挽回的余地,只是可怜南王,都七十多岁了,还要背上一口黑锅。
\n
“谢先生在南王世子身边多年,他和岑先生暗地里做了不少大事,确实当的起大才一说。”崔叙想到这段时间从南王口中知道的、关于世子和身边之人的信息,感叹道:“只是这样的一个人如何会听命于南王世子?”?
\n
谢先生和岑先生是一起投入南王府幕僚的,当年他们于南王府行卷,说是自己出身于商贾,科举一途走不通,辗转多年才到了南王府的门前,特来求南王收用。
\n
本朝律法规定,凡商贾之子嗣后人,不得科举,这些人的出身就注定他们的才能得不到重用,也因此商人通常都是最低贱之人,不到万不得已不走行商一路。
\n
而这些商贾之家的子嗣想要施展抱负,只有行卷一条路,即将自己写好的文章抄送给达官贵人,请让他们举荐入仕,从而达到入朝做官的目的。
\n
谢先生和岑先生的才华征服了南王,不过当时的南王身边已经有一个穆则了,这两个人便交到了南王世子的手中,原本想着以他们的才华能辅佐他,却不想成了助纣为虐之人。
\n
至于两人的身份,南王只说是岭南人士,并没有细问他们的来历,也只有南王这种爱才之人不拘出身,换个人恐怕连底子都要查清。
\n
百里谦便道:“叙之,如今外面战事频发,虽然有不少刺史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