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文学奖这种东西,历史其实不算太久远,像世界上第一个文学奖是法兰西学院文学大奖,该奖项于1912年创立,由法兰西学院颁发,并得到勒美带·拉利维埃尔基金会的赞助。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文学奖可谓是遍地开花,一方面是为了发掘那些不为人知的优秀作家,给予他们应有的名誉以及物质上的支持。
要知道,并非是所有的优秀作家在一开始都能为大众所熟知和接受,而很多人自然也不可能从浩如烟海的出版书籍中自己一本一本来判断,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所谓的文学奖算是一个作品优选与推荐。
既能让优秀作品得到应有的关注和名誉,也能在一定意义上保护文学的多样性,不至于让那些小语种、小国家的冷门作品无人问津,一直被人忽视。
在这方面诺贝尔文学奖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尽管有关它的争议可谓是铺天盖地,越来越多的人都觉得这是个什么圈地自萌的垃圾玩意,但它身上总归是有一个还算不错的特质,那就是它的世界性。
在历任得主中,总能看到一些冷门到不能再冷门的小国作家以及他们的作品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如果诺贝尔文学奖没有颁给他们,那么这些人以及他们的作品大概是再也不会被更多的人看到了。
总之归根结底,这无非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作品优选,太过看重乃至太过不屑大概都不完全对。
况且诺贝尔文学奖错过的大作家可太多太多了,别的不说,1901年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个获奖者是法国作家苏利·普吕多姆,而被他击败的对手是谁呢?
那便是有着一系列诸如“容貌焦虑症患者”、“顶级富二代”、“纨绔子弟”、“吃喝嫖赌爱好者”,以及再之后的“中年危机”、“俄国镜子”等等特征的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