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前指了指控制柜,“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温度波动对產品质量的影响,也避免了不必要的燃料浪费。”
“至於【仿生结构优化】,”他顿了顿,“主要是借鑑了一些自然界中高效的热交换和力学结构原理,比如我们重新设计的挡火墙,运用了类似海螺壳內部的涡流引导结构,让热量在窑內循环更充分,提高热利用率,减少排放热损失。”
他解释得条理清晰,既点出了核心创新,又没有过多涉及【破障之眼】和【基因图鑑】的来源,只说是“借鑑”和“优化”。
马副主任听得很认真,不时点头,又问了几个关於材料、成本和施工周期的问题。李向前都一一作答,数据翔实,逻辑严密。
陈工也在旁边补充了一些改造前后的具体对比数据,王师傅则激动地描述著工人们现在操作起来多么省心,產品质量多么稳定。
考察队伍里的几个技术干部低声交流著,脸上都带著惊讶和讚嘆。这种程度的改造效果,他们闻所未闻。
马副主任围著窑炉走了一圈,又仔细看了看控制柜屏幕上残留的运行曲线,最后停在李向前面前。
“小同志,思路很新,胆子很大,效果也確实惊人。”他严肃的脸上难得露出一丝讚许,“你们前进厂,虽然是个街道小厂,但在技术创新上,走在了前面。”
周同和在一旁听得心怒放。
马副主任转向周同和:“老周,你们红旗厂这个节能改造的经验,非常好!值得在全市工业系统推广学习!”
他又看向李向前:“前进五金厂,也要重点关注。这种立足自身,大胆革新,攻克技术难题的精神,正是我们当前最需要的!市里会考虑,把你们厂树立为『民营科技创新』的一个典型,给予相应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这话一出,周同和激动得差点跳起来。李向前心中也是一动,官方的认可,份量远超预期。政策倾斜,资金支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