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董秀才是个瘦高的老人,须发白,山羊胡子,李逸看到第一印象,觉得他挺像以前读书时课本上的杜甫。
身上有股子很浓的书卷气,眼神中满是沧桑。
李逸自报身份,道明来意。
“上次寒舍上梁,先生还派人来送了一幅字······”
董秀才打量着李逸,“我以前跟你师傅李真人也算是老友,你如今也长大了,”
寒喧几句,李逸送上礼物,二十张a四张,这是他买来给女儿涂鸦画画的,一箱五包两千五百张,才七十九,比绘画本可好用的多。
合三分钱一张的纸,
但他送到董先生面前时,却让这位秀公才有些惊讶,他拿起纸细细摩娑。
这纸洁白均匀、手感细腻,白的出众,而且十分顺平,还很厚。
做为一个文人,对书、纸、笔、墨这些东西都是特别喜爱的,这就跟钓鱼佬对各种钓具的喜爱一样。
“这纸真不错,我试试。”
说着,董先生迫不及待的就研墨提笔,铺开一张a4纸,在上面挥墨疾书。
“高秋白露团,上将出长安,尘沙塞下暗,风月陇头寒,转蓬随马足,飞霜落剑端·····还嗤傅介子,辛苦刺楼兰。”
一张纸上,董先生写下了二十句五言诗。
李逸在旁边赞叹道:“薛玄卿的这首出塞,较之汉魏六朝更加刚健雄武,充满了大国的自信精神,洋溢着慷慨激昂的豪迈之气,很好的体现了当年隋一统中国,结束汉末以来三百多年分裂局面的那种大国气象,
先生的这篇楷书法度严谨、刚柔并济,与薛玄卿的这首边塞诗,可谓是相得益彰,高,实在是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