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便当做礼物送给那小子吧。”
杜如晦道:“我记得大王在浐河还有不少地吧。”
“哈哈哈,”李世民大笑,“看来都知道李逸喜好黄金、良田,爱好美食、美人了。”
李世民名下有不少庄园别业,浐河这里就有一个别墅,别墅环之以桑,带着五百亩田,有僮仆三百人,耕种、丝织,还有碾硙,有榨油、酿酒等作坊。
是一个很成熟的中等规模庄园经济。
地理位置又好,这庄园虽仅五百亩地,但挺值钱。
“长安都亭驿,距东边下一驿滋水驿,有二十六里,虽说三十里一驿,但我觉得可于两驿之间,在这里再增设一驿,”李世民以他敏锐的目光,发现了一个问题。
“嗯,毕竟这里是京师,迎来送往,军情公文也多,马常累死,增加一驿应当能大大缓解。”房玄龄也赞成。
李世民又指着前面浐河,
“国家帝业,本在京师,万国朝宗,百代不易之所。但秦中地狭,收粟不多,倘遇水旱,便既匮乏。如今禄廪数少,转运不过一二十万石,但将来天下一统,国运渐广,漕运必数倍于前,只怕支犹不给,
“前朝隋文帝命宇文恺略循汉代漕渠故道而东,率水工开凿新渠,经渭口广通仓下,至潼关入黄河,长三百余里,渠下人民颇受其惠,然则此渠如今又已渐淤堵,”
李世民认为,当根据隋代关中漕渠的旧迹,于渭水之南开凿一条与渭水平行的漕渠。这条漕渠西起禁苑之西,引渭水东流,中间横断灞水和浐水,东至华阴永丰仓附近与渭水汇合。漕渠开成后,又在长安望春楼下凿一潭,以通漕舟。
这样一来,在永丰仓和三门仓所贮存的米,都可用船一直运往长安,不必再像以前那样用牛车陆运一段路了。由于全程改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