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奢华无比的仁寿宫。
李世民道:“我听说封德彝后来依附虞世基,谄媚炀帝,一意奉承,身为内史舍人,结果违背圣意的奏章全被他扣下,又抑制贤能,十足奸佞。这样的人,虽有才能,可孤不想用。”
李逸对此倒不意外,只是笑着道:“大王,我却觉得封德彝这人品行虽有些问题,一意迎合上意,但正是他这种性格,却能让他佞于隋而忠于唐,
他若在大王麾下任职,肯定能忠直。”
“为何?”李世民被他这言论有些震惊到了。
“因为封德彝这样的人,其实说白了就是没有真正的原则,一味迎合上意,当他跟着杨素时,就能表现的十分能干做事有效率,因为杨素就是个做事很有效率的人。
后来依附虞世基,虞世基谄君欺君,封德彝也就跟着谄君欺君。
炀帝刚愎自用,不纳谏言,封德彝知炀帝不可谏止,听不得逆耳忠言,张衡、高颖等被诛先例,惧祸及已,于是唯谄取容,不敢忤意。”
“而大王能纳谏,能务实、且正直,封德彝就会做一个积极进谏、务实正直之臣。”
李世民若有所思。
房玄龄和杜如晦、长孙无忌都不由的击掌赞叹,“无逸这番话还真是特别,但听的确实很有道理。”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有些官员做人没原则,他们都只是一意迎合罢了。”
“那这样的人还能用吗?”
“当然能用,宇文士及和封德彝都是宰相之才,大王若能用好他们,也是能有许多助力。”李逸道。
李世民笑着房杜和长孙:“那他们几人又是何等才能?”
“当然也是宰辅大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