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采、官收其税,鼓励民间采矿,可又禁止私人买卖铜料和制造铜器,
民间仅限制作铜镜出售。
民间可以开采铜矿,但朝廷征收矿课后,其余的铜料,也必须全都卖给官府,不得私自买卖。
“禁铜令!”
一边是钱荒,天下缺钱,一方面又是铜器、佛像等铸造用铜巨大,甚至因为铸铜器的利润大,使得销钱铸器,毁钱铸佛等盛行,越发让钱荒严重。
现在李渊和宰相们看到铸钱有这么大利,于是都有心要加大铸造新钱规模,
禁断恶钱,回收旧钱,禁铜也势在必行。
获得了一座铸钱炉的李逸,收获不小。
但他现在没有铜料,
如果能有充足的铜料,一座铸钱炉按如今的技术,全力开工下,一年能铸万贯,可获利两千五百贯。
可问题是朝廷都缺铜料,哪会有铜料给他。
而现在朝廷新的铜矿开采政策,也只是允许民间开采,可采出来的铜都得由官府收购,不得私自买卖。
这简直是两头堵,李逸就算自己去开采铜矿,这铜也不能用来铸钱,他还是得在朝廷手里购买铜料。
宜寿钱监一个月给李渊赚了九千贯,李渊很高兴,高兴之余当然得弹琵琶,于是拉着裴寂,老哥俩北海泛舟,
君臣自弹自唱,好不痛快。
一曲毕,
李渊饮着美酒,感叹有些美中不足的是这么赚钱的铸币,居然铜料不足而停工了。
“益州多产铜,可在那边多开矿采铜。”裴寂建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