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在河边上并不值钱。这么十多斤鱼,平时可能也就几十钱打包了,零卖也都未必卖的上百钱。
“多的就是赏你的,我就一个要求,想上船撒两网体验一下。”
老汉笑着应声,连说李大总管好。
李逸上了这鞋船,发现确实挺稳定,不像一般的小舟那么不好掌握重心,站在上面就好像站在一个竹排上一样。
老汉教他撒网,网也不算大,但撒起来却也很有讲究。
李逸试着撒了几网,体验了一番汾河渔民的生活,然后笑着回城。
“以后老汉打到鱼,也可以送到县城我的行辕,我都收了。大鱼三十钱一斤,小鱼二十钱一斤,有多少收多少。”
带着十几斤河鱼回城,
中午就吃鱼。
红烧汾河鲤鱼,
再煎个草鱼块,鲫鱼炖豆腐,
小麦穗则裹上面粉油炸,其它的黄骨鱼等就炖了一锅汤。
小赤鲤被李逸养在缸里。
汾河水好,鱼也鲜,宋义、陈菱角、刘黑子、罗五等一众亲兵、家丁们都是连干了好几碗饭。
陈菱角还点评起汾河鱼跟江南长江、运河里鱼的不同来,又说那些鞋船太搞笑了,这样弄稳是稳,但一点也不灵活,根本不能在深水里,浪大点这种船还易翻。
羌将李存孝摸着肚皮,问李逸:“什么时候打仗?咱这天天悠闲的跟在郊游一样,我最近都长不少肉了。”
李逸反问:“这还不好吗?真要天天行军跋涉数十里,一到午后又要砍树立营安寨,不时还要跟敌人拼命,那样才好么?”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