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的形象是这样。”
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史料给了后世这样的错觉?刘彻百思不得其解。
他还不知道,从两汉时候开始,就不断地有以汉武帝为主角的志怪小说,各种给他造谣。偏偏后世不少人还真把小说里的造谣当真,以致于他的名声非常的两极化。
一方面因为功绩出众,被列为千古一帝,名副其实;另一方面又因为穷兵黩武和晚年的不少事迹,拉了不少仇恨,民间文人写他骂他造谣的内容也很不少。
【刘彻最终答应了:“可以,朕现在就写诏书。”
他说到做到,就在陈阿娇的宫中写了诏书,用了大印。
然后,这一对前任夫妻一手交诏书,一手交橡胶替代品。
而橡胶的大汉版替代品是什么呢?
杜仲。
《别录》是西汉汉成帝时期刘向撰写得华夏第一部有书名、有解题的综合性的分类目录书,这是对宫廷藏书分门别类后汇编的目录书,其中就记载了一些宫廷的医学类藏书,其中就有“杜仲”。
《别录》中有明确记载:“杜仲生上虞山谷及上党、汉中……弘景曰∶上虞在豫州,虞、虢之虞,非会稽上虞县也。(1)”
也就是说,西汉时期,豫州的上虞产杜仲,不是会稽的上虞县。但是这里说得是药用,工业用要更为广泛,各地杜仲都可以尝试。】
“杜仲?莫不是思仲?”汉武帝时期,女医义妁一听到这个名字就格外熟悉。
而且说起制胶,杜仲的叶子和树皮也的确会有白色的银丝胶,难道就是那个可以做胶,竟然还可以做橡胶鞋底?
当听到后面的《别录》,义妁确定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