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是不抑兼并,最后土地就都集中到了朝臣和豪强手中,问题岂不是会更严重?”赵德昭最后说道。
“你说的这些朕也知道,不过我大宋不是按照人头收税,而是按照田亩数收税,土地在谁手中,不影响税收多少...”赵匡胤看向赵德昭又道:“如今土地虽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也算是为国守财。”
“官家说的是...”
赵德昭点头,不抑兼并的确是顺应了大宋发展,毕竟接了唐末五代这个烂摊子,土地崩坏,流民增加,土地多集中在大地主手中,这些流民最后成为佃农,也算是保障了他们的正常生活。
土地在少部分人手中,也能更合理得分配,而土地的结构改革,也促进了工商业的发展,增长了商业税收。
“只是大地主、豪强、官员这些比起升斗小民来,权势总要大一些,他们可利用多种手段隐瞒土地逃避赋税,势必会影响一部分土地税收入...”
说到这儿,王祐第一个点了头,这一点他深有感触,从前负责三司时,也曾为此烦恼过。
“另外,会导致贫富加剧严重,届时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社会矛盾激化导致社会动荡,便会引起农民起义频发,宋朝时王小波、李顺起义,不就是如此来的?
“你继续说......”赵匡胤本来还不觉得什么,现在听着也觉得有些问题。
“佃农受雇于人,资本家嘛惯会会剥削的——”
“资本家是何意?”沈义伦听着低声朝王祐问道。
“本官也不知,大概...就是指那些地主豪强。”王祐小声回道。
“长此以往,佃农缺乏生产积极性,农业方面的技术自然不会有所进步,另外,土地是最稳定的财富形式,行商、官员等也多会用于购买土地,而非投资在工商业上——”
会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啊!
提到“行商、官员会购买土地”,殿中几个大臣脸上俱是有了几分心虚,朝廷不抑兼并,他们购买土地作为族产也很正常,哪里能想到还会有这种影响呢?
今后看来还是不...少买一些吧,就跟殿下说的,可以将银子用在旁的上。
沈义伦本就清廉,眼下想的是赵德昭的话,个人是如此,朝廷的银子是不是也应当如此,多的银钱该发展些别的行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