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曼联商业化太过成功。
每年的大笔收入不仅能帮助格雷泽家族归还杠杆收购的借款利息和本金。
甚至还有余钱买球员,球队成绩完全不受债务拖累,甚至变得越来越好,这场游戏自然就可以一直玩下去。
当时间一久,借款还完,格雷泽家族从负资产变成了净资产。
圆满完成空手套白狼,成功上岸。
这是一个相当经典的pe杠杆收购案例。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成功标准就是,标的每年产生现金流能不能覆盖每年的债务敞口。
很显然,利物浦是盖不住债务的。
债务反而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一年多时间,就从两人收购时的两亿多英镑债务滚成了三亿多英镑。
然后两老头玩起了很多庞氏骗局常用的‘借新还旧’。
拿新的贷款不断去偿还、填补旧的贷款。
除非利物浦成绩马上原地起飞。
连续拿三年冠军,商业价值翻几倍。
不然债务漩涡是摆脱不了了,迟早要暴雷。
当然,这个世界有徐良的插手,抢在格雷泽家族前面拿下了曼联。
没有了最佳寄生对象。
格雷泽家族一直在追逐阿森纳。
位于伦敦的‘枪手’依托庞大的球市,明显比利物浦更有前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