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资产中有一半是徐氏旗下各大企业发行的企业债。
这也是徐良成立这些基金会的主要目的之一。
为徐氏企业的财务兜底。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克里斯蒂娜·徐基金会,杠杆收购维旺迪成功后,所有债务都转嫁到了维旺迪身上。
类似于格雷泽家族收购曼联的操作。
这次杠杆收购,产生了近200亿欧元的债务。
这一大笔钱,红岩提供了大部分,渣打银行提供了一部分。
当然,这么一大笔钱,三方不可能让它一直留在自己的账户上,资金利用率太低了。
所以,就跟高盛、摩根等投行谈判,做了一个证券化。
一如美国的房地产贷款证券化。
也就是o债券。
因为维旺迪的负债实在太高,这笔债券的利息又不是很高。
推出之后,客户不多。
大部分都被‘徐氏美国慈善基金会’买了下来。
这就是兜底。
类似的例子还有西武集团、泰华集团、优尼科等等。
它们都通过发放企业债来募资,扩张集团的业务。
因为每家企业的资质不一样,企业债在市场上销售情况也不同。
泰华的债券因为有实质的地产业务作抵押,所以是最好卖的,几乎没用‘徐氏慈善基金会’兜底。
中芯国际、海力士和京东方是最差的。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