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这部剧并不是走正史的路子,而是民间通俗演义,取材《薛仁贵征东》。
颜礼倒不反对改编评书,因为事实证明,评书演义的情节更容易受大众喜爱。
你按正史拍薛礼的发迹,其实除了少许高光,没那么好看。
但是把隋唐老一辈英雄的加入进去,什么老年程咬金、尉迟恭,并掺杂各种评书经典救驾、娶公主、封王、力挽狂澜等喜闻乐见情节,那就有意思多了。
不过,颜礼认可这个改编方向,但对李泗璘拿来的初版剧本不太感冒。
太拖太水太压制主角!
前期拿着一个饵,无底线的压制主角,为了高潮,甚至无视逻辑和人物。
后期或许是出于成本考虑,加了很多的朝堂戏,使得整部剧节奏更加拖沓,而且颇为乏味。
颜礼明确表示,必须改剧本。
前期可以曲折一些,但不能没完没了的压制薛礼,通俗演义看的就是个爽,主角一味的憋屈就没那味。
朝堂戏可以拍,但点到为止,而且最好当一个转折。
比如李治被蒙蔽,然后有人造反,薛仁贵带兵平乱,救驾保龙,不比原剧本被一个妃子诬陷假死好看。
不是《薛仁贵传奇》嘛,不光可以“征东”,前期帮助李世民平辽,后期被李治信重,征战回纥。
这也是正史中薛仁贵的高光,三箭定天山,既然拍《薛仁贵传奇》,不拍这段有点可惜了。
打完回纥,回头再让西凉造反,日后想拍《薛丁山征西》也不耽误。
李泗璘原本是不同意的,这么改剧本,成本压不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