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此事非仲达不可
秦承乾似懂非懂点头,指尖无意识摩挲着案上兵书,询问道:“太傅是说,父皇是执剑之人,儿臣将来要学的是藏剑之术?“
司马懿眼中掠过一丝赞许,却只欠身道:“殿下天资聪颖。藏剑非为示弱,乃为护鞘。大唐如出鞘利剑,锋锐无匹,然剑鞘若朽,利刃亦难免崩折。“
司马懿眼中掠过一丝赞许,却只欠身道:“殿下天资聪颖。藏剑非为示弱,乃为护鞘。大唐如出鞘利剑,锋锐无匹,然剑鞘若朽,利刃亦难免崩折。“
窗外忽有雁阵掠过,唳声穿云。司马懿望着雁群远去的方向,袖中手掌缓缓松开。方才太子那句“藏剑“,竟与他深夜对镜自省时的念头不谋而合。
他知道,现在的秦寿,目光已经从外面转移到朝堂之上,对方正在削弱一些不利于社稷的因素。
比如世家。
而司马家族就是河内著名的世家,和河北、中原的世家联系十分紧密。也是唐皇警惕的对象。他劝秦承乾藏剑,实际上,何尝不是在劝说自己藏剑。
几日后朝会,户部奏报江南水患,请求拨款赈灾。御史台当即有人弹劾江南诸郡县治河不力,主张严惩。
秦寿未置可否,目光扫过群臣,最终落在司马懿身上,询问道:“仲达以为如何?“
司马懿出列奏道:“臣以为,眼下当以赈灾为要。各地郡县虽有失察之过,然此时临阵换帅,恐生动荡。不如令其戴罪立功,抓紧时间赈济灾民,限三月内疏浚河道,若逾期未竟,再行处置不迟。“
他话音刚落,便有年轻御史反驳:“大学士此言未免姑息!若官官相护,何以儆效尤?“
司马懿不卑不亢回道:“臣非姑息,乃权宜之计。江南百姓嗷嗷待哺,此时争论罪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