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息一夜,明日兵发贵州”,苏勒坦摆了摆手,打算去贵州。
“贵州处处皆山,大军直接入黔,不仅速度慢,而且吴军闻讯后势必往云南逃窜。云贵二省的吴军一旦合流,云南的战事难免会拖延。我军已经出征两年,全国精兵多在南方,一旦北方有事,何以御之?且将士思乡心切,宜尽快平定伪周、班师还朝,所以直接发大军入黔,并非上策”,户部尚书胡琏器提出不同意见。
苏勒坦皱了皱眉,“朕亦知晓贵州‘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的名头,可吴三桂的败军已经逃入贵州,又岂能不发兵追击?”
“今四川、湖广、广西已在我军控制之下,贵州和云南仅有普安州狭长通道相连。臣以为败兵逃入贵州是件好事,正好连同贵州的吴军一起歼灭”,胡琏器微笑着提出自己的看法。
苏勒坦听罢望向大帐内悬挂着的舆图,猛然开口问道:“你是想让朕从柳州出发,经广西的庆远、泗城、安隆等地,夺取普安州,切断贵州与云南的联系,将吴军残存的主力尽数包围歼灭于贵州境内?”
“正是。广西的道路比贵州好走些,由广西进军更快、更便捷,应该能抢在吴军逃离贵州前攻下普安州,截断敌人退路。若能将吴军剩余的主力尽数歼灭于贵州,必能大大缩短荡平伪周的时间,将士们也能早日班师回朝。请歼残敌于黔境!”说完,胡琏器默默地等待大可汗的决择。
“嗯,计是好计,只是庆远、泗城、安隆等地颇多土官,尤其是泗城州和安隆司乃是泗城岑氏的领地。‘思播田杨,两广岑黄’可是大名鼎鼎呢。虽然岑继禄名义上已向我朝称臣,但此人向来反复无常,大军经过他的领地,他若不允,又该如何?”苏勒坦忽然似笑非笑地问道。
“陛下差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您率大军经过自己的国土,何需区区土酋应允。泗城岑氏若依便罢,若不依,直接荡平便是!”大学士刘好古闻言慷慨激昂地说。连战连捷之下,大卫国一统天下之势已成,即便是一介文臣也变得“好战”起来,更何况在刘大学士向来维护朝廷权威,最容不得地方割据势力,听到皇帝陛下率军经过大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