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当然,如果两个人的能力支撑不了他们干稍微有技术要求的工作,那也不可能强求。
……
现在集团在西北地区的“海岛供电”模式需要一个个“供电站”,这更具当地的大小自然也是需要人员维护和处理的。
像是马鞍岛那种只有几百人的小岛,那是没有必要留下工作人员待命的。
只需要日常隔一段时间维护就好,出现问题也是当地人拨打电话通知集团的维护人员前往处理。
但是大一点的地方,比如怀西这种,这种规模在当地建电厂是不可能的,只能是建一个相对来说大一点的“供电站”。
但随着功率增大,每隔一段时间安排人员维护也变成了每天都得有人维护。
另外当地的一些检修问题也可以交给“供电站”的工作人员去负责,这些工作人员自然最好是本地人,因为他们的工作地点也会锁定在本地。
于是集团就多了很多这样的岗位,比如榆钱树乡,那一个人口几千多的乡里配备了一个“供电站”,是集团出资修建的。
除此以外还有在当地招了一个专门的维护人员,平日里负责检修维护工作,另外在当地用户供电出问题的时候简单的可以直接过去搞定。
平林镇上也是,也是“供电站”招了一个当地人。
不过因为他们的工作量小,而且相对于其他员工来说不同,所以虽然是哲通电力的旗下员工,但工资低了一些,没有比那些正儿八经的高。
怀西县林哲也想的很清楚,虽然是个“县城”,但人口基数就几万人摆在那里,其实算是“大镇子”,所以这次才会在西北地区首批供电建设的名单里面。
当地肯定也得招聘“供电站”员工的,而且其他乡镇一个乡一个“供电站”一名员工的配置肯定不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