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哪怕是自己的父亲,也从未如此教导过自己。
\n
“这是何人所作?”
\n
仆役并不答话,只是磕了一个头。
\n
相府出的题并不算难,大致只是请世家子弟讲一讲炎汉三兴的政治正确性与天命的象征性。
\n
这种完全不接地气的题目和诸葛亮的风格很不相似。
\n
但细想一下,又觉得倒也合情合理。
\n
自建安十六年至今,关中二十年间皆属魏地。
\n
世家子弟学问有高低,但几乎都还认字,因此比起学问高低,这些从不轻易将自己绑在战车上的名门是否对大汉仍有忠心,才是征辟的重点。
\n
寒门子弟考才学,世家子弟考忠心。
\n
相府的策论题大致便是如此,从中也能看出朝廷的态度。
\n
司马懿也听说了策论这事,还觉得挺有意思,命跟随自己来此的两个儿子也试一试。
\n
虽既为清名也为邺城家眷性命之故,他不肯出任蜀汉官职,但他不仅与关中世家交好,与李严关系也还不错。
\n
甚至诸葛亮也对他颇为看重。
\n
当然,这种看重是否能直接转化为他的影响力和新的仕途,这一点还须商酌。
\n
然而在温衡登门拜访之后,司马懿改变了主意。
\n
“昭儿在何处?”
\n
“弟弟不擅作这样的文章,”司马师将自己所作的文章递了上去,“他还在苦苦思量吧。”
\n&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