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短期来说,冼耀文并不看重士多店的盈利,主要的目的是给不久之后要配置的安保打个掩护,也让他们执勤的时候不会过于枯燥,长远的,走着看。
上午十点在陈威廉律师楼签完委托协议,冼耀文紧接着就在中环一带跑有机器代理或代卖业务的洋行、商行,咨询缝纫机的价格。
要开服装厂自然离不开缝纫机,而且需要专业的工业缝纫机,特别是冼耀文准备做各种样复杂的内衣,平缝机、链缝机、绗缝机、包缝机及绷缝机一样都不能少,需求的数量也大,里外里可能差出十几万,他必须套出一个最好的价格。
从中午一直跑到傍晚,拿了几张介绍页,记下好几页的产品型号和价格表,在一家士多店买了几个信封,往每个信封里塞进50元,火速赶往大东电报局。
香港接驳海外的通信,从1936年起就是大东电报局专营,想打电报和国际长途只能到大东电报局打。
到了大东电报局,冼耀文给电话大厅每一个即将下班的工作人员一个信封,恳请对方能留一个人下来晚点下班。还好一共只有三个工作人员,且都是通情达理之人,收了他的信封,有一个“自愿”留下来加班。
庆幸当下电话还处于人工转接的时代,不知道号码和地址,也能打通企业的电话,对接线小姐来说,记住一些热门企业的接线方式是基本功。
冼耀文仅凭着国度和品牌名,就把国际长途拨到对应的国家,转接的城市就靠撞大运,东洋先试大阪再试名古屋,瑞士打到苏黎世,西德打到鲁尔,意大利打到米兰,美国不用猜,在缝纫机界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胜家公司在百老汇大街有一栋胜家大楼,上一世大部分时间都在纽约度过的他不要太清楚。
打了n个电话,冼耀文把瑞士、西德、意大利的厂商剔除,只留下美国胜家和东洋的兄弟国际株式会社,前者牌子硬,且可以谈分期付款,后者具备这时期东洋企业的典型特征“搅屎”,廉价加鞠躬,低价冲击市场,做同行神憎鬼厌的搅屎棍。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