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想到大碴子粥,他就头疼,都多久了,《李香兰》还没拍完呢,再给她俩月时间,要是还没拍完,升她当山口老师,滚去拍超级风月。
恍惚间,车子来到衡阳路,日治时期这里叫荣町,是东洋移民的主要聚居区,建筑风格为骑楼,马路宽阔,每栋楼的墙上都挂着招牌,如照相馆、药店、纺织行应有尽有。
冼耀文看着这条路泛起一股熟悉之感,几十年后的衡阳路基本保持了今日之布局,重建的建筑风格也遵循今日,有几栋甚至是复刻。
忽然,前方传来口号声,迎面走来一支游行队伍,最前面拉着横幅,上书“欢送某某先生光荣服役”,名字的字迹过于潦草看不清楚,后面跟着不少日式风格的布条旗帜,上书“祝入营”或“祝入伍”。
这是欢送入伍的队伍,按官方的说法,乃群众的自发行为。
看着一张张苦瓜脸,冼耀文表示信这个说法。
让过游行队伍,车队又往前走了数百米,便来到了目的地,衡阳旅社,一间日式风格的旅社。
看着还可以,但档次低了。
黄包车,冼耀文可以信了陈长桐的说法,旅社,怠慢之意再是明白不过。
他的眉尖一蹙即舒展,下了黄包车,将手递给琼。
琼并未搭理,自行下车,站在他身旁,看着走过来的陈长桐。
“耀文,这里的老板是我的熟人,台北本地人,你住在这里会方便一些。”
错了,就要改,陈长桐将怠慢之举转圜成贴心安排。
“姐夫,有心了。”
跟着陈长桐进入旅社,入眼纯正的日式风格,就是前台坐着的女人也是一眼东洋娘们。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