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越想她越觉得这是一个好想法,只是如何做到预测没有头绪,她对农业的认识太少,首先需要系统地了解一下各种农作物害怕的天气,然后再去研究如何掌握天气变化。
有了一个好点子,方便面的阴霾驱散了一些,她放松心情接着琢磨香港食也的出路,既然方便面无计可施,那只能想想其他路子。
她来到窗户前,看着下面机器上在滚动传输的面饼,琢磨什么产品可以和方便面的流水线大致相同,在无须大规模增加机器的前提下创新品。
铃铃铃。
松江小学的下课铃声响了,一群小朋友从教室里冲到操场,一个急转弯,争先恐后扑向右边新盖的建筑。
“阿姨,阿姨,我要大西几。”
“阿姨,阿姨,我要大白肚。”
“小脑斧!”
榕树下第二家、榕树下·小学第一家,开在松江小学。
冲在前面,买到大西几的冼骞芝剥掉包裹块的纸,将块扔进嘴里啜起来,她的小眼一眯,从嘴里甜到心里。
甜不仅来自块,还来自参与感,榕树下有她一份功劳。
“骞芝,大西几甜不甜?”一个与冼骞芝年龄相仿的小女生来到她身前,目光灼灼地盯着她蠕动的嘴唇。
“甜。”冼骞芝甜甜地回了一句,看向小女生手里的公仔纸,“淑仪,你又买公仔纸?”
淑仪献宝一样竖起公仔纸给冼骞芝看,“这张不一样的,好看吧?”
冼骞芝点点头,“好看。”
淑仪噘了噘嘴,“妈妈只给了我两毫,买了公仔纸,没钱买大西几。”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