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谢湛然拿着空罐子分别在100米、200米、300米外立靶子,他开始热校。
他将漏夹压入步枪的弹仓,朝100米外的空罐靶子看了一眼,枪上肩,背对靶子而站,默数三个数,转身、拿枪一气呵成,正对靶子时,枪头也已对准,开保险,扣动扳机,给了间隔两米的两个靶子各三枪。
收枪,枪头朝天,轻轻挥动。
躲在低洼处的谢湛然瞧见,走到靶子边上看靶。
“左靶正三角形,右靶‘头’弹偏高一公分,over。”
“还不赖,枪感还在。”
嘀咕一声,待谢湛然离开靶子,冼耀文再次扣动两次扳机,听见“叮”的一声,将一个新漏夹压入弹仓,举枪对准200米外的靶子。
又是六枪,获得两个不规则的三角形,站在一边的谢停云不由惊叹,只听说过大家学习的射击技巧其实都是先生教的,却从没有见过先生射击,原来先生的枪法真是神乎其神。
冼耀文不太习惯机瞄,也用不着瞄准,以百万为单位的子弹消耗已经将他抬到凭感觉射击的高度,中近距离犹如擦屁股,不用看也能擦准位置,夸张点说,他可以抬枪就射,射了就有。
距离定格在200米,他一支枪接着一支枪射击靶子,发射了将近400发子弹,仅脱靶7发。
稍作休息,他拿起一支莫辛纳甘,将三盒子弹全倒在油布上,通过触摸和掂份量挑出最好的10颗,其中5颗压入弹仓。
人往地上一趴,右手的食指用舌头一舔,举起手指接收风的信息,然后,头一偏,左眼凑到缺口,目光穿过准星,兵分两路分别寻找靶子的左右两侧。
懂射击的人都知道机瞄300米左右好找,上下难调,微风或无风条件下,靶子被套住了,左右基本差不离,上下需要考虑弹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