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沈博文一行人在讨论《我不是药神》能否像《鱿鱼游戏》那样,成为一部风靡全球的现象级作品时。
在凤凰影业白行简的办公室中,梅婕也向白行简问出了同样的问题。
然而对于这个问题,白行简却是极其肯定的摇了摇头,说道:
“在国内《我不是药神》或许能成为一部现象级的电影,但是在全球的电影市场,只能说《我不是药神》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毕竟《我不是药神》讲述的终究是关于国内的人世悲苦,就算是将这部电影出口到海外,主要市场恐怕也只会集中在亚洲范围,譬如东南亚地区。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这些地区的华人比较多,白行简的招牌和《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的内容吗,自然会对他们产生一些颇为强烈的吸引。
但是对于非华语的海外观众,《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的叙事风格和华国特有的社会背景以及一些方言对白,非常容易产生文化隔阂。
举个例子,程勇从卖壮阳药的小贩,再到救人英雄的转变,这个过程的理解将会依赖华国式人情社会的逻辑,欧美观众可能难以完全共鸣。
而且《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中,对药企专利的负面刻画,有很大可能会引起西方观众的争议。
保不准就有一些西方观众,说《我不是药神》是在恶意抹黑他们国家的医药公司。
所以《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在内容上,已经算是踩了一些国际电影市场的雷了。
因此,这部电影不被海外的观众嫌弃就可以说是非常好的一件事了,还想让这部电影像《鱿鱼游戏》一样风靡全球,只能说这个想法确实是有些异想天开。
白行简将自己的这些考量告知给了梅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