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当然,如果是大戟士的话,校刀手会表示自己的刀还需要再磨一磨,至于大戟士的后备军,还是不说了。
可惜,大戟士现在反过来被飞熊军缠住了,没办法响应鞠义收缩战线,共同击落关羽的号令,先登要拱卫袁绍等人,所以袁绍麾下能挡住校刀手的也就剩下张郃颜良文丑的重装骑兵了。
其实,鞠义想要挡住关羽的战线突破,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依靠着人数优势,强行把关羽和校刀手分开。
如此一来,关羽得不到校刀手的支持,校刀手也得不到关羽的支持,败亡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只不过关羽并非只有一人一军团在肆意踏阵,他的背后同样是大军,而且是比袁绍军规模还要大的大军。
在关羽带兵踏阵之前,大军统帅缺位之际,关羽将指挥权下放给了郭嘉徐庶法正三人,让此三人指挥大军为他牵制敌军。
不过郭嘉法正二人均不善于统兵,所以他们两个人把指挥权托付给了徐庶,让他来发号施令。
徐庶接过指挥的时候,脑子虽然还是一团混沌,不知道指挥权怎么就到了自己手上,但徐庶不愧是徐庶,很快就整理好了情绪,将自己的思绪投入到了指挥调度当中。
不得不说,徐庶是具备成为大军团指挥的资质的,毕竟他那个精神天赋,跟大军团指挥实在是搭配啊,如果徐庶的指挥能力能达到标准的话,说不定能成为一个大军团指挥。
在关羽带兵突破战线之际,徐庶临危受命,在郭嘉和法正二人的辅助之下,迅速掌握了战局,开始对关羽进行支援。
因为徐庶的指挥上限没到大军团指挥,所以徐庶只能通过调动小股部队的方式,直插他在敌军战线上看到的突破口,意图崩解敌军的云气,和独立信念区域。
而其他部队则是进一步把指挥权下放,让军团长自行判断该怎么作战,徐庶只负责大方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