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得利眼睛一亮:“这个想法不错!而且我们还可以增加一些人为因素。比如,竞争对手得知主角的困境后,故意在学校里散布谣言,说主角的项目是抄袭的,让主角在学校里陷入舆论的漩涡。这样一来,主角不仅要解决项目上的技术难题,还要应对外界的质疑,困境就更加复杂了。”
深挖主角内心世界
在构建了外部困境后,玫瑰和得利意识到,仅仅有外部冲突还不够,还需要深入挖掘主角的内心世界,展现他在困境中的挣扎和成长,这样才能让情节真正具有感染力。
玫瑰思考片刻后说:“当主角面临项目失败和舆论质疑的双重打击时,他的内心肯定是崩溃的。他可能会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产生放弃的念头。我们可以详细描写他在这段时间里的内心挣扎,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
得利表示认同:“对,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细节来体现他的内心变化。比如,他一个人在实验室里,对着失败的实验结果发呆,回忆起自己为这个项目付出的无数个日夜,心中充满了迷茫和痛苦。这时,他偶然看到了自己曾经写下的梦想清单,上面第一个目标就是在这次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这个瞬间,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决定不能轻易放弃。”
为了更好地刻画主角的内心成长,他们还设想了主角与身边人的互动。主角的好友在他最失落的时候鼓励他,提醒他一直以来的努力和才华;而他的老师则给他提供了一些关键的建议,帮助他重新规划项目方向。在与他们的交流中,主角逐渐坚定了信念,学会了在困境中保持积极的心态,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参考优秀作品汲取灵感
为了让情节优化方案更加完善,玫瑰和得利开始大量阅读优秀的校园小说,从这些作品中汲取灵感。他们阅读了《谁的青春不迷茫》《最好的我们》等经典校园小说,仔细分析其中的情节设计和人物塑造。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