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桓玄此人,当年在京口博坊中与他有过一面之缘,争强好胜,城府极深,他开出的诱饵,当然会有代价。
虽然没有明说,但刘道规知道,是要自己冲在前面……
冲在前面也无所谓,但他所谓的兖州刺史和淮泗都督,全是虚的,兖州也不是他的,刘道规只占据鲁、任城、高平三郡。
淮泗都督更是无稽之谈,实权还没有彭城太守大。
桓玄八字还没有一撇,就来画大饼,慷司马家的之慨,根本没什么诚意。
卞充之却仿佛十拿九稳一般,“将军莫非还有什么疑虑?这天下形势还不明显吗?实不相瞒,江左高门、军中将佐,投我桓氏者如过江之鲤,机不可失,将军不可自误。”
“我乃彭城刘氏,出身北府,北府忠于朝廷,我亦忠于朝廷!”刘道规没跟他废话。
这人说话的语气和神态,带着士族常有的傲慢,仿佛是在施舍一般。
刘道规真想要这个兖州都督,立即发兵北上,拿下东平、濮阳、泰山诸郡即可,根本用不着桓玄来许愿。
不过话也没有说死,至于谁是朝廷,那就要看桓玄的本事了。
站队站错了,作茧自缚,但站队站早了,麻烦也不小。
刘道规现在远离江东,作壁上观即可,谁赢了就站谁那一边,用不着急着下注。
桓玄也并非十拿九稳。
关键还要看北府军的态度,司马元显治国无能,但内斗水平颇高,这几次与桓玄拉扯,并没落入下风,还顺手调走北府高素、诸葛侃、竺谦之、刘袭、刘季武、孙无终诸部,拱卫建康。
刘牢之不可靠,但北府诸将未必全站在桓玄那一边。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