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派出身,如今一只脚迈进了他构造的半吊子的“和合”体系,但是另一只脚还留在学院派。
但无论和合还是学院派的实用主义,和他的表演方式都没太大的关系,因为他表演的核心是他那与生俱来的天赋。
但徐容仅仅用了不到一天的时间,就把他的天赋变成了他自身的方法。
他突然有种预感,徐容以后大概率将成为表演理论界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因为这样一个能够也正在集百家之长的人,很难说未来到底能走到哪一步。
他喉结动了动,却听到一声清晰的“咕嘟”的咽唾沫的声音,这一刻,他才终于意识到“大师”的名头下的真正含义。
演了半辈子的戏,他自己都说不上来自己的到底属于哪一派,又使用了哪些具体方法,而只能笼统地总结为“接熟悉的角色”、“表达而非表演”等相对模糊的概念。
但过去和他并不熟悉的徐容却将他的天赋化为可以学习的方法。
徐容此时其实已经没有精力继续拍摄,今天他一直都在通过“极限施压”的方式,一点一点的探究程昱的外部呈现的内部逻辑。
就是始终只比程昱强一点点。
给对方希望,给对方动力,直至把他逼至极限。
他一边要演戏,一边还要分析各种可能。
如果不是靠一口气硬挺着,他早就坚持不下去了。
而程昱解开扣子几乎演不了戏的一幕,最终让他确定了这种“天赋”的内在逻辑。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