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直到万历二十二年,云南巡抚陈用宾因“缅数入犯,筑八关于腾冲之边,曰万仞、神户、巨石、铜壁、铁壁虎踞、天马、汉龙”,每四关设一守备戍之。
八关二守备作为缘边关塞,最初的目的和九边一样,为防御而设,只是九边防御北方,八关防的是缅甸。
可从最后的效果来看,八关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相反,八关反而使得关内土司和民夷越度,客观上加速和固化了云南西部土司的“内外”分际,使关内外土司和族群产生“内外”之感,八关之内称为内夷,八关之外的,称为外夷。
八关,反而让他们产生了一种错觉,在关内属于天朝,在关外的,已经不是天朝之人。
而到了崇祯年,八关之外,已然成为了异域。
除了这一层原因,土司制度也带来了诸多不利。
西南地区资源就这些,可人口在增长,土司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在激化,朝廷有必要加强对西南地区的控制和管理。
另外,土司制度已经严重腐败和堕落,由于土司是世袭而非考核任命,导致了许多无能而又贪婪的土司出现,他们压迫剥削百姓,征收苛捐杂税,甚至奴役买卖人口,随意同外国通商或者结盟,还经常拒绝向朝廷缴纳赋税。
民间因为承受了如此多苛捐杂税,受了太多苦楚,想要改土归流的声音倒是挺多,可碍于土司残暴,听到就是一个死,另外,彼时大明内忧外患,也实在顾及不上西南这块,这才使得改土归流没再继续下去。
改土归流,说白了就是要废除土司制度,推行流官制度,让朝廷来任命官员,将西南重新归属于朝廷管辖之内。
有明一代,因叛逆、争袭、犯法、绝嗣等原因,云南共进行了二十四次改土归流,俱在八关之内,算是便于掌控的地方,况且,这二十四地,还有四地后来又恢复了土司制度。
可关外,不仅鞭长莫及,因为有缅甸在旁虎视眈眈,则更显艰难。
既然土司有这么多好处,他们又如何能心甘情愿得改土归流呢,改了之后,自己再也不是一方土皇帝,没有权势、没有财富,自然是要反抗的。
光云南一个地方,就有土司二百三十二家,别说还有川黔两地了。
“陛下三思!”卢象升对于皇帝的这句气话,却也当了真,若要大刀阔斧进行改土归流,势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