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啥;我说“我把你的衣服晾起来吧”,儿子一万个不愿意,他刚回家,就想要自己坐着休息,关着门。好吧,我不管了,确实我做得有错,我会补救,等儿子方便时。
第二天,我趁太阳好的时候,把凳子拿到阳台上,好好地晒了一下,还拍了张照片给儿子,让他知道我做了补救;还把他的衣服重新过水了,并且还晾了起来。如果我后面的事情不做的话,他到时候又不依不饶,你不是说你要帮我把衣服晾起来的么?斤斤计较,吹毛求疵,当然同时推动我说话谨慎,说出的话就要做到,做不到就不要说。
其实从洗衣服的这个事件中,我还有一些其他的感受。
我的感觉是,儿子常常对我挑剔和责怪,还认为只有我总是做错事,总是给他带来麻烦,而且全世界只有我是这样的,别的家长都不这样。这是从他的表情上流露出来的,而我过往就总是觉得委屈,因为很显然,世界上不是只有我做错事,比我做的错事多的家长多了去了。之前我就是据理力争,或者辩解说不是这样的,或者说其他人也会这样,或者说这是正常的,然后就被他归为“为自己开脱”“不负责任”的不讲道理,于是他就不依不饶。
我还受不了的是他的表情,他的眼神,那种鄙夷,那种看不起,那种厌恶,那种“你怎么这样”……我现在突然意识到,那个眼神是我妈妈给我的眼神,当她认为是我做错的时候,也是那种眼神“你怎么这样?”甚至当现在我和妈妈谈起往事,她虽然没有那种眼神,但是依旧认为我就是不对的,她就是合适的,她仍然坚持她的,不肯放下。过往的这种眼神给我带来的是极度的无价值感,好像我是世界上唯一的罪人,要被打入十八层地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说出来了,看到了,就放下了。
委屈的部分,我作为一个成人,我当然能够判断出儿子的解读是片面的,所以基于他对于我的固定性判断,“你就是开脱责任”,我决定要闭嘴,做错事了,其实就是做的事情不符合儿子所需,根本不是做错,我就不说话了,任他发脾气,不高兴,闹几次就好了。反正我心里知道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是他自己认为大不了。
认为自己无价值的部分,作为一个一直在成长的成人,我当然也知道我是有很多优点的,我是常常闪着光芒的,所以自己也要忽略儿子的那种眼神,把它也视作一个年轻人对于没有达到自己所想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就好了,至于与父母的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