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阮妈妈几人一向当常福是老爷身边的管事,又是老管事的儿子,端个不偏不移的架子也是正常的。
\n
谁能想到,保哥儿不过才来,常管事的脚步就迈过云墙,踏进了东院。
\n
甚至不必收买打动,他自己就来了。
\n
朝华笑看了阮妈妈一眼:“往后,会来的更勤。”
\n
芸苓笑着道:“今儿一早,老宅送东西来了。”
\n
虽离开祠堂上名还有一段日子,但容老夫人点过头,楚氏当天就为三房新立了帐目。
\n
容家不论男女,每月的月例银子都是一样的。女孩子大了有脂粉簪环的零花,男孩儿也一样有去书院的笔墨费用。
\n
今日一大早,老宅就把保哥儿这一季的月例银送了过来,一并送过来的,还有各房各人预备的礼物。
\n
多是些小金锁小手镯和长生锞子之类的,孩子四岁,眼看将要开蒙,族中兄长们个个都送了笔墨纸砚来。
\n
妹妹们送的是针线,只有一日的功夫,那些小鞋子小衣裳当然不是她们亲手赶出来的,但朝华十分领她们的情意。
\n
老宅送月例来,说明老太太已经认了过继。
\n
而这个孩子又养在东院,朝华往后是要出嫁的,纪管事要么跟着去,要么留下继续当夫人的陪房管事。
\n
三房小少爷身边,往后还是要用容家的管事。
\n
常福就是想到这些才来示好了。
\n
朝华缓缓收针,看看,这就是差别。
\n
父亲对母亲再上心,也还得有一个养在母亲名下的嗣子,才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