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的说是开始走互联网模式了。
目前书法家和画家不单纯是在学校教书拿工资,他们开始和画廊、艺术博览会、线下教学机构等合作,还开始搞线上教程、联名产品、企业订制,以及公共艺术政府项目,甚至连社交平台的粉丝经济和艺术金融都开始涉及了。
这个联名产品就是类似喜茶的‘墨迹杯’系列,还有lv的箱包彩绘。
企业订制就是会议室书法背景墙设计,还有品牌活动题字。乍一听似乎不怎么赚钱,但设计费却高达近100万。这个陈熙还是了解一点的,就冯运搞的那个某猫双11的主题字设计费就高达80万。
公共艺术与政府项目就更来钱了,参与市政招标,如武林亚运会场馆艺术装置,预算就要300万起步。为博物馆设计文创还能拿到分成销售额的15%。
陈熙一直以为画廊的那些画只有卖出去才能赚钱,但在饭局上居然听到还能出租赚钱。
这出租的可不是什么名画,而是一些近现代的作品,数额不是很高,但也不算低了,居然有5000-30000元每幅。
再来就是社交平台的粉丝经济,前世的时候陈舟就开了个连锁书法班,一年差不多能赚个一百万左右。这钱虽然不多,但他带货的成绩还是不错的。
陈舟专门跑去秦淮呆了几年,学习了印章刻字,靠着在某音等平台直播卖刻章就赚了不少。
那一块小石头进价不过几十、几百,但是经过他的雕刻,直接价格就变成了几千、几万。
虽然现在的艺术家收入比以前已经提高了很多,不过在陈熙眼中还是收入微薄。
人都是有贪心的,饭桌上几个粤省某艺术家协会的人就对现在的收入有些不太满足了。
其中一个中年大叔说道:“现在是流量时代,画画的好不好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名气要打的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