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备选之一。
在即称王建制,祭天立基的时候,罗浮麾下的班底,开始为罗浮王号的问题而争执了起来。
吴王、燕王、赵王、罗王,这四个王号是最多朝臣上书建议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奇葩的王号,比如乾、天,这两个王号,也是从罗浮罗天大帝的匪号之中而来。
只是这些备选王号内,真正的焦点,还是燕王,赵王和吴王,无论是罗,乾或者天,在支持率上,是远远不如前面三者的。
对于王号的问题,罗浮并不打算搞什么特殊,而是在朝臣各执一词的争执过后,直接拍板,选择了赵王。
毕竟当年的赵国,可为七雄强国,是真正意义上,从头到尾都能够和秦国打的有来有回的强国,一直到四十万青壮,被白起坑杀,赵国才彻底一蹶不振。
可饶是如此,赵国也是山东六国之中,抗的时间最长的,即使是邯郸都被攻占,赵国的公子赵嘉,还在代郡,立了算是赵国延续的代国。
所谓的王号,不过是一个过渡罢了。
一旦罗天军北伐,彻底覆灭庆朝,那么新朝国号才是真正的焦点。
选择哪个对罗浮来说,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从称王建制这个仪式上,彻底确立自身的班底根基。
毕竟罗浮称王了,才能够给麾下加官进爵,通过这一点,彻底完成人心的稳固,为北伐定下基调。
当罗浮这个主心骨,一锤定音的选择了赵为王号后。
一个黄道吉日之下,罗浮于金陵城外的紫金山祭天,正式称赵王,定下了和北庆,划江而治的暂时性基调来。
接下来,设置内阁六部,彻底建立了自己的班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