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的提升却没有太多的证明。当然,理论计算下来,高振东同志提出的这个翼型和两段后掠角度,的确是对高速飞行影响不大,但还是那句话,理论计算只是理论计算,流体力学的事儿,懂的都懂。
现在从空中飞下来,证明这个翼型的确是对高速性能没有什么太大影响,负责修改机翼的同志的心就放下了一多半。
至少高速性能没有丧失,那就足够了,毕竟只要这一点没问题,就相当于已经获得了一个更大的机翼油箱,对航程大有好处,他们计算过,就这一个双三角翼的改动,带来的更大机翼油箱在不同的高度和作战剖面上,可以提升航程10%~40%。
这是一个非常了不得的数字!
高速性能不受太大影响,直接提升航程,换谁谁不乐?
至于受到的那一点点影响,这不还有发动机的增推改进在等着嘛。
高总工当时在会议上的这个修改翼型的建议,到现在可以说是完全成功,别的什么都不要都可以。
但是科学就是科学,好处就是好处,那可不是你想不要就不要的,双三角翼带来的好处,明显不止那么一点。
“而且,这架飞机相比原型米格,气动焦点发生了变化,操纵起来更自如了……”
虽然在计算中已经预计到了一点,但是当试飞员亲口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负责修改翼型的同志还是很高兴,众所周知,米格-21饱受诟病的一点,就是操纵性能其实一般,没想到还能顺带解决一下这个问题。
其实他们都不知道的是,气动焦点改变这件事,才是我们仿制米格-21机型上双三角翼诞生的最初目的,而这一切的起点,来自那枚超级重的空空导弹发射时对飞机的影响。
至于其他好处,其实都是顺带的,当然,后来慢慢的这些好处反而成了最主要的诉求,算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