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发生,也许是那个不愿看到的结果。
但是有了一点希望,病人家属整个精气神都不一样了。
刘医生把告知书一收,转头招呼护士:“马上,把京城那边送来的新药给这位病人挂上!同时按照临床试验说明,做好全程的数据监测!”
护士和刘医生一起忙碌起来。
十二个小时后,刘医生拿着血液报告单走进病房。
“刘医生,怎么样?”病人家属焦急的站了起来。
这年头的危重病人,也是没有心电监护仪可以用的,这位肺部感染的病人的血氧饱和度等实时指标,家属根本无从了解,只能等医生的判断。
“有希望了,体温在不用退烧药的时候没有反复发烧,血液报告显示,炎症感染指标也有了明显下降。而且你有没有发现,他的呼吸没有原来困难了?”
“真的?谢谢你,谢谢你啊刘医生!”病人家属做出了最朴素的感谢方式,双脚一弯就要往下跪。
刘医生和旁边的护士连忙拉住她:“你别,你别。现在只是有了好转,还需要时间,但是至少希望出现了,而且比较大。你照顾好病人就行,其他的我们会密切注意的。一定要谢的话,就谢京城的专家们吧,是他们研究出了这种新药。”
这位家属一转身,还真感谢了,她向着京城的方向,磕了个头。
这年头,京城那个方向对人们来说有着不一样的意义,加上这事儿,她觉得高低得磕一个。北方同志自带技能,出门能分东南西北,而南方同志就是前后左右更多一些。
“这样,我给你开张证明,你去弄一点特批的鸡蛋、黄豆给你爱人吃,蛋白质对他很重要。放心,绝对够他用,特批的是两份,有一份是试药给的。”虽然粮食、物资有了很大改善,但是完全放开,还没到那程度。不过对病重的同志,却是能比较顺畅的把特批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