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发动机,可以分成两次点火,第一次点火先把导弹打出去,获得速度,到了末端之后,再次点火,获得末端动能。”高振东站起来,边说边画图。
其实也只是一个示意图,但是同志们都看懂了。
“这个……好像不太难?”这是导研院的同志们第一感觉。这很正常,毕竟二踢脚这东西,我们已经玩了多少年了。
高振东点点头:“嗯,这个原理很简单,但是细节可能不是那么容易解决,如果要做的话,先做着,有问题我们再解决。但是要想解决末端高机动的问题,我们就只有这么做,其他办法,代价都比这个要大。在火箭发动机工作的过程中,有两次陡升陡降,按照波形来看的话,形成了两个脉冲,所以我起名为双脉冲发动机。具体的,如果没有办法的话,后面可以找我。”
在高振东一年前抽到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教材里,有双脉冲,所以他能直接说这句话。细节可能不好说,但是至少基本构型没问题。
空军的同志对技术细节是不管的,一边看一边点头,反正对于他们来说,只要达到了效果就好。
导研院的同志是一边听一边记,这个概念,对于他们来说别说听过了,就是想都没想过,毕竟那是20世纪到21世纪之交才有的概念。
只是提出概念的,反而没有搞出来,对吧,旗佬。
导研院的同志只知道一点,那就是高总工说了,如果没有想法,后面可以找他。
高振东看同志们在努力的记录,等了一下,看大概差不多了,才开始提起下一个想法。
“你们有没有想过,这个导弹后续怎么改进?”这个问题听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真正实践的话,没有那么容易。
“改进的话,我们想的就是增大射程,提高机动,提升命中率……”
导研院同志说的改进方向还是在空空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