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质心和导弹的重量、体积、尺寸直接关联,而气动焦点则直接和气动的所有指标相关,这不就联系上了?而且有一个很重要的点是,针对不同的目标,我们是需要不同的静稳定度选择的,也就是说,这一个指标,决定了导弹的一个核心性能,同时又反过来和到导弹总体设计的所有指标相关联。”
同志们纷纷点头,这么说就明白了。
说到这里,高振东才指出了他们的问题:“你们现在的问题,我分析下来,大概率是在导弹设计的时候,没有完整的考虑这个指标,导致导弹在飞行过程中对导弹的静稳定度变化考虑不足,导弹状态超出飞控系统所能控制的范围,然后就……”
说到这里,高振东又举了个例子:“例如近距地空弹,随着装药最多的固体助推器的燃烧,质心在迅速变化,然后飞控系统没跟上,或者说飞控系统设计的指标与导弹状态不符,最终导致失稳。”
搞近程空空弹的同志有些不解:“高顾问,可是这个燃烧的过程中,导弹的质心是在前移的,按照您刚才的说法,这个导弹的稳定度是在增加的,为什么还会导致导弹失稳?”
提问的正是林连伟,高振东的老同学,他在搞完便携防空导弹之后,就因为地空导弹的经验,接着进了近程雷达低空导弹的课题组。此时的他,也算是学会了“工作时候称职务”的道道了。
高振东笑道:“不同的静稳定度,对于飞控系统的控制力矩要求是不一样的,如果考虑不周,两者不匹配,依然可能造成失稳。我再举个例子,低速行驶的汽车,你可以把方向盘一下子打很多圈,但是高速行驶的汽车你试试?翻车、爆胎、断半轴,都有可能。”
这个例子很生动,同志们一下子就都听明白了。
静稳定的对控制力矩要求高,如果还按照静不稳定的力矩来控制,压根达不到要求,然后控制系统可能会持续加大输出,然后,崩了!
也许细节会有出入,但是道理就是这么个道理。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