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要省钱是吧,那就来个大的,不过高振东并不担心这玩意弄不出来,毕竟他在刚才找出来这本书里见过类似的方案,而且从硬件条件上来说,现在同志们手上的条件不比那些方案当时所拥有的条件差。
对于高振东的结论,同志们并不太怀疑,毕竟在自动控制这一块,高振东在国内此时是名列前茅,数得着的强。不少高校都在改用他写的那套教材,在座的同志们只要和控制有关的,几乎是人手一本。那书价格不便宜,但是对于搞这行的同志来说,非常值得。
他说没问题,那至少理论上就没问题,只是人家不可能现在给你推算一遍。
这么算下来,这枚弹的价格,那是蹭蹭的往下掉啊。
关键是,高顾问是既解决了问题,又省了钱,二者兼顾,这可就不得了。一般来说能顾得到一头,就已经是成功,但是高顾问这里明显觉得不够到位。
说到这里,高振东干脆送佛送到西:“你们要注意的一点是,在这种情况下,所需的法向加速度在弹道末端的增大,和导弹速度的减小这一对矛盾,会导致导弹的攻角会有较大的增加,这是不利的,所以你们要解决这个问题。”
高振东保留了到底怎么解决没说,而是让同志们自己想。
事实表明,当问题明确的时候,同志们可不是吃素的。
“加大弹翼!增加升力面。”一位同志脱口而出。
“对!而且是增加尾翼面积。”
“把尾翼做成折迭的,反正助推器本来就比主弹体粗,折迭的空间非常充裕。”
一位位同志不甘人后,纷纷建言,三两下就把这个潜在隐患给解决了。
周副院长看着同志们,和高振东接触不多的他,总算是第一次见到高振东在这方面的能力,简直有点无所不知的味道。虽然最终的细节是留给了同志们解决,但是路可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